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是以理想主义为标榜的,尽管这一理想主义最初就出现裂痕,但在当时,市场因素并非导致这一裂痕的最重要因素。“名”“利”两者,前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利”是在90年代初才被羞羞答答地提及,但很快就变成了诱人的艳妇,一方面吸引了中国艺术家的目光,另一方面为中国前卫艺术的推进提供了保障。
“利”源自收藏家的收藏经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收藏家在近乎理想主义的状态下选择当代艺术作品。相对于现在的投资客来讲,他们对藏品的喜爱更真实,因为他们除了喜欢,当时并看不到这些作品的经济价值,所以也就谈不上投资。这就涉及到收藏的初衷。
收而藏之,古来有之。对收藏家品质的褒贬,多基于对他收藏初衷的判定,即甄别收藏家选择藏品的理由是什么。对某个朝代、某类物品的收藏,多是对这类物品所凝聚的时代气息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同。这类收藏所担风险主要来自藏品的赝和伪,并不太涉及作品价值的重新估量,因为历史研究和藏品的收藏经历已经赋予了这类藏品不菲的价值。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大家对这类藏品的价值已有公论,这类收藏可以称之为“收藏历史”。
不同于“收藏历史”,“收藏当代”缺少了“历史”作为依靠,收藏家主要凭借自己的艺术判断。回观历史,总会感觉井井有条;面对现实,则会感觉泥沙俱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当代”的收藏家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眼光。这个 “眼光”所凝聚的绝非仅仅是艺术修养,还有他对时代的判断,以及对时代精神的感悟和把握。
伍时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进行当代艺术收藏的收藏家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收藏家,他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设计家,并在摄影理论上多有建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位先行者,以雕塑创作和摄影理论研究闻名。此后的10年中,他更是前卫艺术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在珠江三角洲这一中国最早的改革热土上,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几个重要的沿海城市进行着艺术创作和西方艺术理论的引介和传播,并积极参与当代艺术组织和活动。比如,他曾参与“0”展群体的建立,是发起者之一,并担任秘书长,还曾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珠海会议”(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的雏形)。这些经历为一般收藏家所无,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伍时雄对当代艺术有着较常人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伍时雄经过几次抉择之后,开始经营设计文化公司。并开始从公司盈利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当代艺术品的收藏。1990年他建立了“世纪末艺术工作室”,吸收艺术家到工作室进行创作,并开始制定持续性收藏当代艺术品的计划。于是他开始从身边的艺术家那里选购作品。而这时,王广义、王川等几位重要的当代艺术家正在珠海、深圳等地或工作、或创作。昔日一同创作的艺术家朋友现在成为他的收藏对象,他也由一位艺术家转变成为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变化的是身份,一脉相承的是他对当代艺术的执著与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收藏范围也逐渐拓展开来。
翻看伍时雄的收藏目录,惊讶于他的藏品的数量与质量。他的私人藏品基本覆盖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当代艺术的重要流派和代表艺术家。现在这一颇为符合现今历史书写、脉络清晰的收藏线索,在20年前,是伍时雄仅凭他的个人判断勾画出来的,这一重合是一个收藏家的艺术品味和收藏能力的充分体现。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根据历史流派分类,将11位艺术家纳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之中。每一部分均以与艺术家对话为主体,并辅以第一手的文献材料。期望在收藏和美术思潮、艺术运动构成的文化语境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对艺术家创作进行深入探讨。
一、伤痕绘画与乡土绘画:王川、周春芽
二、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丁方、夏小万、毛旭辉
三、理性绘画中的宗教理性倾向:王广义、舒群、任戬
四、理性绘画中的客观理性倾向:张培力、耿建翌
五、游离于运动之外的个体艺术家:尚扬
之所以选择这十一位艺术家,是因为他们可以反映中国1980年代整个当代艺术的艺术思潮和文化现象。例如:王川、周春芽分别属于“伤痕绘画”和“乡土绘画”,两人的作品可以代表“文革”结束后,四川“伤痕绘画”和“乡土绘画”的发展情况。而丁方、夏小万、毛旭辉、王广义、舒群、任戬、张培力、耿建翌、尚扬都属于“新潮美术”的代表性艺术家。但前8位艺术家却属于三个不同的艺术群体。具体来说,丁方、毛旭辉、夏小万三位艺术家的存在,刚好形成了“新潮美术”中表现性绘画的三极,毛旭辉在风格上属于主观表现主义,在哲学上接近弗洛伊德;丁方寻求超越的宗教精神,作品兼具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风格;夏小万代表了表现主义的另外一个方向,即魔幻现实主义。其他的,如张培力、耿建翌则属于“新潮”美术中理性绘画的代表性人物,批评家高名潞曾将他们概括为“客观理性”。尽管王广义、舒群也属于“理性绘画”,但其精神和文化追求则偏向于“哲理理性”。从20世纪80年代迄今,尚扬是一个以个体艺术家身份进行积极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赢得了显赫声誉的艺术家。这11位艺术家从一个侧面表征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现代美术运动。
关于书中所选用的与艺术家的对话,其中笔者参与的部分皆源自2005~2006年《艺术世界》“纪念85美术新潮20周年专题”。对其他对话的选择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对话所涉及内容和艺术家创作作品时代相契合;另外是对话的水准和深入程度。期望这些对话能使这些艺术家创作所录作品时候的状态更加明了。
在时下的艺术品市场热潮中,当代艺术品吸引了诸多投资者,但是收藏者依然是凤毛麟角,这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叶永青送给伍时雄的一句话,“历史对你是公平的!” 伍时雄早年的收藏初衷和他现在的市场回报有着必然联系。如果伍时雄当年的收藏初衷只是想获得市场收益,他的这批收藏也绝不会沉寂到现在。
(何桂彦对本文以及该书体例有所贡献,特此说明。)
此书出自于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的《同行之路》
编辑:janet 作者:伍时雄